医疗新技术
滦州市人民医院内镜室已常规开展超声内镜检查,明确消化道黏膜肿瘤的起源及性质、判断消化道早癌的浸润深度,该技术项目的开展标志着我院消化内镜技术再上新台阶。
病例分享
患者女性,16岁,于2023年12月29日因腹痛门诊行普通胃镜检查,镜下胃底见一枚1.0×1.2cm大小息肉样隆起,取检病理回报为胃底腺息肉,胃底大弯侧另见一1.2×1.5cm大小黏膜隆起,表面光滑与正常黏膜相延续。初步考虑为胃息肉,胃间质瘤?为了解决患者及家属巨大的心理压力,于2024年1月1日行超声内镜检查胃底黏膜隆起病变,结果回报:胃壁五层结构完整,见一2.1×2.2cm无回声结构,考虑胃外囊性病变,再次经增强CT证实为脾门囊性病变,定期观察。遂经内镜下息肉顺利切除,脾门囊性病变定期观察,术后3天患者已康复出院。
既往,患者完成胃肠镜检查后,医生如果发现黏膜下肿瘤,会建议患者去上级医院再做超声内镜检查,以便确定病变性质。现在,医院引进超声内镜后,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检查,大大方便了患者,缩短检查时间,避免了外出检查的不便,减轻了患者再次检查的痛苦,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花费,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关链接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查体意识的提高以及常规内镜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被发现。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是指起源于消化道黏膜层以下层(主要包括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的隆起性病变。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表面大都覆正常黏膜,通过普通内镜检查仅可以观察病变隆起表面黏膜的色泽、形态等情况,但无法判断病变的性质和来源,也无法与腔外压迫性病变进行鉴别。
食管SMT中以平滑肌瘤最为常见,好发于食管中下段。胃是消化道SMT最好发部位,病理类型较为复杂,以胃肠间质瘤、平滑肌瘤和异味胰腺较为多见。在结肠中,脂肪瘤最为常见。而在直肠中,以神经内分泌肿瘤为主。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和评估消化道正常黏膜下肿瘤性病变,以期能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良好预后的诊治目标,超声内镜应运而生。
超声内镜(EUS)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将内镜的探头集合上超声的额探头,插入体腔后,可以观察到管壁的层次结构和管壁外脏器的病变情况,同时可利用内镜下的超声进行实时扫描,可以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兼备了内镜和超声的双重功能。
您的健康,我们永恒的追求,
滦州市人民医院内镜室,将全力以赴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有需求的患者,可及时来院就诊及咨询,
地点:滦州市人民医院二楼内镜室
健康咨询电话:7109242。
科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稿:内镜室 秦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