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守护教师群体健康,破解校园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10月17日下午,滦州市人民医院志愿服务队携多学科医疗资源走进横渠小学,以“定制化健康服务”为核心,通过“一对一报告解读+专题健康科普”的组合模式,为在校教师送上精准、贴心的健康关怀。
多学科专家上门
让体检报告“会说话”
定期体检是健康管理的基础,但专业术语密集、指标含义难懂,往往让教师群体陷入“拿到报告看不懂、发现异常不知怎么办”的困境。针对这一痛点,滦州市人民医院整合内科、外科、骨科、妇科、中医科等核心科室力量,组建“移动健康驿站”,将专业解读服务从医院“搬”到校园。
解读过程中,专家团队紧扣教师“久站久坐、精神高度集中”的职业特性,实现“一份报告、一套方案”的精准服务:对需进一步检查的项目,明确标注复查时限与注意事项,避免延误诊疗;对血压、血糖等需长期监测的指标,结合教师工作节奏,讲解科学监测频率与数据解读方法;对因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引发的亚健康问题,手把手指导饮食调整、碎片化运动方案;对需药物干预的情况,耐心拆解用药规范,衔接后续诊疗流程,真正让体检报告从“数字清单”变成“健康指南”。
专题科普精准发力
筑牢教师健康防线
与报告解读同步开展的健康科普讲座,聚焦教师群体高发健康风险,为大家带来“靶向性”健康知识。卒中中心专家刘子芳则以《脑卒中识别、预防及危险因素“三高”健康科普》为题,科普了脑卒中的定义、识别方法、危险因素及科学预防等知识,通过“FAST原则”等实用技巧,指导大家快速识别脑卒中早期信号,教授教师快速识别脑卒中早期信号,并详解“三高”防控与日常健康管理要点;胃肠乳腺及微创科专家张玉卫围绕“肿瘤的防治相关知识”进行了科普,从肺结节、乳腺结节、胃肠道息肉三个层面进行了预防及治疗的相关讲解;中医科专家杨爱国则针对教师常见的失眠问题,从中医调理角度,分享穴位按摩、作息调整等简单易行的改善方法,帮助教师缓解职业压力引发的睡眠困扰。
此次进校园活动,不仅让教师们精准掌握自身健康状况,更推动健康管理理念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转变,实现了“体检有温度、服务有延伸”的目标。今后,滦州市人民医院将持续深化“移动健康驿站”服务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学校、企业、乡村下沉,进一步完善“体检—解读—干预—随访”的健康服务闭环,把专业、便捷的健康服务打造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健康便利。
撰稿:外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