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滦州市人民医院网站!

微信公众号
立即关注
了解医院详情

院内新闻

我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 院内新闻

滦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县域重症“守护者”,实现跨越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23 08:50



县域重症“守护者”

实现跨越式发展

滦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在滦州市,重症医学科作为守护危重症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防线,一直是医疗领域的重中之重。滦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1年9月成立以来,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实现了年患者量增加10%以上、床位数翻了1倍、医护人员逐年增加至40余名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市同级体量最大、技术最强的重症医学科。

硬件升级:打造精良的医疗设备“矩阵”

滦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深知,先进的医疗设备是保障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基础。科室配备了多参数医疗监护仪20台、排痰机4台、除颤仪1台、呼吸机15台、富士支气管镜1台、超声支气管镜1台、飞利浦CX50床旁超声机1台、血液净化机2台。这些设备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精准的监测和高效的治疗手段,全方位保障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

技术突破:从基础到尖端的全面跨越

01夯实基础,筑牢技术“根基”

重症医学科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了多项关键诊疗技术。动静脉穿刺置管及测压技术,为药物输注、液体补充和循环状态评估提供了精准依据;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经口气管插管技术,攻克了困难气道患者的置管难题;床旁血液净化技术,为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这些基础技术的熟练运用,为科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2紧跟前沿,引入尖端技术

近年来,科室紧跟医学前沿,引入了一系列尖端技术。例如,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呼吸道介入治疗、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重症血液净化技术等,使抢救更加高效、精准。王先生因“受凉感冒”后出现活动后胸闷、喘息,并出现了严重少尿就诊,经门诊化验,提示心衰指标、肾功能指标异常升高。

床旁血滤治疗是血液净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重症医学科随着床旁血滤治疗的开展,给心衰合并肾衰患者的治疗打开了新的思路,为此例感染诱发的严重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赢得了生机。通过床旁超声等检查,初步判定患者存在严重的容量不足,于是给予积极的抗感染、调整容量状态、监测各项指标,经过上述治疗3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然而患者基础性的房颤、心房扩大,仍然存在风险,三天后复查心脏彩超,提示高度怀疑三尖瓣腱索断裂可能,与家属沟通后,联系天津泰达医院就诊,后经过精心调整,于泰达医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重症血液净化、重症超声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科室在重症救治领域达到了新的高度。

团队建设:从新手到专家的蜕变

01持续学习,打造学习型团队

重症医学科始终将学习放在首位。一边不断地把同志们送出去进修学习,一边把老师们请进来指导工作,攻坚克难,不断探索。遇到疑难病例,他们就马上开展线上线下讨论,查资料,找线索,直到问题解决;遇到重大抢救,他们就一拥而上,各司其职,置管的置管,抢救的抢救,谈话的谈话,工作紧张而有序的开展着。

每周五,科室都会组织固定培训,内容涵盖三基三严、重症必培项目,以及呼吸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重症超声诊疗、肠内营养等十余项科室优势项目。每天晨会,还会安排5-10分钟的小讲课,讲解护理要点。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培训,医护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从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

02传承经验,助力青年医生成长

科室注重经验传承,帮助青年医生快速成长。青年医生董海双回忆,刚进入ICU时,他以为重症医学只是用药、监护,但很快发现,ICU的医嘱单要向外科的手术刀一样慎重,容不得半点马虎。重症患者的诊疗思维就像拼图:休克同时有心衰,既要快速补液又要控制总量、滴速,还要床旁超声实时监测心功能;严重的感染性休克必须足量足程应用抗生素,但也要兼顾肝肾功能和耐药菌的出现。在科室前辈的指导下,董海双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重症医学医生。

人文关怀:让患者在ICU也能感受到“春日暖阳”

01规范细节,守护患者安全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站有一份“每日必查清单”,清单上的每一项,都是护理患者的经验与教训。出入量要精确到毫升,痰的颜色要用色卡比对标注,松动未脱落的牙齿要系上细绳防止脱落后坠入气道或食道引发呛咳窒息。这些细节,体现了科室对患者安全的极致追求。

02用心沟通,温暖患者与家属

ICU每天15分钟的探视,是患者家属唯一看到患者的“黄金时段”。医护人员会指导并帮助家属规范穿戴探视服,简单回答家属对病情的询问,安抚家属情绪。探视结束后,还会归拢好家属带来的物品,交待下次探视的注意事项。

李大叔是位外地人,半个月前他老伴儿因严重脑梗死住进ICU,病情危重,一直处于昏迷。每次探视,李大叔都会泪眼茫茫的呼唤着老伴的名字,和他说说家里的情况,希望老伴能感受到熟悉的声音和气息。

医护人员看到后,主动帮忙,耐心指导穿戴探视服,安慰家属。李大叔揩去泪水,轻声说着:“老伴儿,这里的医生和护士都特别好,特别照顾咱们,你一定要挺住,快点好起来。” 患者虽还没醒来,但手指微微动了动,仿佛听懂了。

这一幕让在场的医护人员也深受感动,管床护士轻声安慰家属:“我们会尽全力的。” 这短短的探视时间,不仅是陪伴,更是医护人员用温暖守护生命的方式。

未来展望:持续提升,守护更多生命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滦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使在县级医院,也能打造出全市同级体量最大、技术最强的重症医学科。未来,重症医学科将继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加强与周边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开展远程医疗会诊,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同时,科室也将继续践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学真谛,让生命无论走向康复还是终点,都能保有应有的温度与体面。

编辑:外联部  侍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