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滦州市人民医院网站!

微信公众号
立即关注
了解医院详情

科普知识

我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 科普知识

滦医科普||颅内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

发布时间:2024-05-17 08:36

滦医科普

定义:颅内动脉瘤系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异常突起。尸检发现率为0.2-7.9%。其发病率为5%。儿童动脉瘤占2%。颅内动脉瘤并非是颅内肿瘤。

就像车胎鼓包一样,随时爆裂,随时有危及生命可能。相当于颅内不定时炸弹。

分类: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占85-95%,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占5-15%。1.前交通动脉瘤约占30%,后交通动脉瘤约占25%,大脑中动脉瘤约占20%。后循环动脉瘤最常见部位是基底动脉顶端分叉处。

动脉瘤直径小于5mm者属于小型,5-15mm为一般型,15-25mm为大型,直径大于25mm者为巨大型。

病因:

1动脉壁先天缺陷

2动脉粥样硬化

3动脉炎

4头外伤

临床表现:

1.出血:病人往往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大汗淋漓和项背疼痛,可出现意识水平下降,甚至昏迷。约50%病人出血前6-20d有“警兆症状”,如偏头痛,眼眶痛,或动眼神经麻痹。破裂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口服避孕药、妊娠、分娩、吸烟等,冬春季破裂比例高。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残致死率高,院前死亡率10-15%,初次出血未经手术治疗而活下来的病人,再出血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总死亡率约45%。成功夹闭动脉瘤患者约66%不能恢复到出血前。

2局灶症状:取决于动脉瘤的大小,部位,毗邻解剖关系,后交通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瘤常出现单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内收、上下视不能,直接、间接光反应消失。前交通动脉瘤可表现一侧或双侧一过性轻偏瘫及缄默症状。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形成颞叶血肿,或因脑血管痉挛所致脑缺血或脑梗死,而出现肢体偏瘫或和失语。巨大动脉瘤压迫脑干可出现偏瘫。海绵窦段或床突上动脉瘤可出现视力、视野障碍和三叉神经痛。

3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出血,红细胞破裂产生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可以造成脑血管痉挛,一般发生在出血3天以后,可以持续约2周左右。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0%-30%,主要表现在脑缺血症状,可为暂时性或进展性的定位体征和意识水平下降。但应同时脑积水等。

4癫痫:动脉瘤出血可以出现癫痫,多以癫痫大发作为主。

那好,既然这么严重的疾病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诊断方法:

1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血流速度可以间接测定血管痉挛的程度。

2头核磁,MRA常用于颅内动脉瘤筛查,从不同角度了解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

3头CT,对所有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首选检查。头CT可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部位,血肿量,脑积水和脑梗死等。根据CT可预测70%破裂动脉瘤部位。多发动脉瘤则可定位责任动脉瘤。CTA(CT血管成像)可以多角度观察动脉瘤以及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之间的解剖关系。

4脑血管造影,目前是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的金标准,对确定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蒂宽、数目、有无血管痉挛和确定手术方案十分重要,85%患者可确定出血原因,同时了解是否存在血管痉挛几痉挛程度,评价侧支循环,对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在病情允许下尽早实施脑血管造影。如果首次造影阴性,应在2-4周后重复进行造影,如仍为阴性,可能是小动脉瘤破裂后消失,或内有血栓形成,患者一般预后较好。

精准治疗:

微创(介入治疗)

有创(开颅手术)

1目前国际上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常采用Hunt-Hessf分级,对I级、II级和III级病人尽早进行脑血管造影和手术治疗,IV级和V级病人待稳定后,再行造影检查和治疗。

2动脉瘤破裂出血和脑血管痉挛是主要死亡原因。为预防再次出血,病人最好在监护室监护下,绝对卧床,尽量减少外界刺激,早期应用钙通道阻滞药等扩血管治疗。

3动脉瘤夹闭术,孤立术,包裹术,介入栓塞术等。

4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占15%,手术前有症状应行脑室外引流术。慢性脑积水需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

病人预后怎么样?

相关因素:

1发病前患者的全身状态

2动脉瘤破裂程度和动脉瘤本身特性

3手术前临床患者分级

4治疗时机及是否合并严重的并发症等。

所以病人恢复的怎么样,有时候是一连串效应,不是一个单纯手术能决定的。

如何保护我们的脑血管?

饮食上控盐限油

调节情绪

戒除不良嗜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稿:神经外科  董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