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因为在冬季天气寒冷,“冷感”其实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表现为血管收缩、代谢增加、心脏做功增加、血压升高。大动脉收缩就会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原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升高会更明显,轻则头晕脑胀、眼昏耳鸣、胸闷气短、四肢发沉、精神不振,重则头疼恶心呕吐、肢体乏力或无力、心慌气促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眼睛胀疼等等危及生命的危急征象。
据统计,大约70%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在冬季,76%急性心脏事件也发生在冬季。尽管我国医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水平,但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联合致残率仍然高达45%、死亡率40%,高居所有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之首。同时冬季呼吸系统疾病也是高发期,发作时诱发心脏负担加剧、加重心衰。
冬季如何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医学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的人,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4℃时散失总热量占60%。因此,天气寒冷令血管收缩,人们容易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
首先预防为主
应当生活规律、注意保暖、避免呼吸系统的感染。运动时宜在早饭之后9点、10点左右,风和日丽时,外出时要注意多添加衣服,注意头部、手部、面部的保暖。
运动要适量
根据身体的状况进行锻炼。每天可进行有氧运动不少于30分钟,避免剧烈的运动。每周有氧运动一般不少于3次,每次持续20-40分钟为宜。
保持乐观的态度,避免情绪波动
剧烈的情绪波动可以使血压升高,交感神经张力升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起床宜缓慢
应当在清醒之后,养神闭目5分钟左右再起床。如果一睡醒匆匆起床,身体从长时间的休息状态,突然改变体位进入到活动状态,人体交感神经系统被迅速激活。老年人调节能力差,易发生体位高血压。
合理的用药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应当积极的按照医生的嘱托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如果合并有冠心病,应当积极的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服用相关的药物,避免使这些病情发作,使疾病加重。
避免呼吸道感染
避免呼吸道感染,防止心脏负荷过重,诱发心衰或心肌梗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只为更好地科普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稿:神经内二科 王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