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滦州市人民医院网站!

微信公众号
立即关注
了解医院详情

科普知识

我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 科普知识

滦医科普||手术床为什么那么窄?

发布时间:2025-08-26 07:39



滦医科普

手术床宽度通常只有55厘米左右(不超过60厘米),远窄于普通病床,这种看似“局促”的设计实则蕴含严谨的医学考量。

一优化手术操作与团队协作

1缩短操作距离

窄床设计让主刀医生、助手、器械护士能紧密围绕手术区域站立,减少器械传递距离和手臂伸展幅度,降低疲劳感,同时缩短传递时间,减少手术污染风险。

若床过宽,医生需弯腰或探身操作,长时间手术易导致肌肉劳损,影响操作稳定性。

2扩大手术视野

医生需清晰观察手术部位细节,窄床使医生更贴近切口,减少视觉死角,提升手术精度(尤其在微创或精细手术中)。

二适应多功能需求

1灵活调整手术体位

手术床需支持仰卧、侧卧、截石位(分娩/泌尿手术)等多种体位。窄床更易实现快速倾斜(如头低脚高)或分段调节(背板、腿板独立升降),避免因床体过宽干扰体位变换。

2兼容术中影像设备

现代手术常需术中X光透视(如骨科复位)。窄床设计(尤其碳纤维床板)允许C型臂等设备360°环绕,减少影像遮挡,避免移动患者。

三、安全性如何保障?

尽管床窄,但多重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固定装置:使用束缚带、软垫、肩托等固定肢体,防止麻醉后无意识移动。

防滑设计:床垫具防静电和防滑纹理,部分含记忆海绵分散压力,减少褥疮风险。

全程监护:巡回护士全程监控体位,调整时协同固定患者。

应急机制:电动床配备手动备份操作,断电时仍可调整。

四特殊体型患者能否适用?

承重设计:手术床承重通常≥273公斤(部分达300公斤),宽体患者也可安全使用。

配件扩展:可加宽板或延长配件(如臂托、分腿架)适配不同体型,确保稳定性。

手术床的“窄”是平衡医疗效率、操作精准性及患者安全的科学选择。看似简单的设计背后,是人体工学、无菌原则、影像兼容性及安全冗余的综合考量。

撰稿:手术室   费学蕾